
电子散热器厂家怎样打开国际市场
1、中国散热器行业出现了专门帮助散热器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专业咨询顾问服务公司,例如北京普明盛科技公司,散热器企业可以通过与这种专业公司进行合作来获得帮助,可以尽量避免风险,提升效率,快速而有质量地开发海外市场货与国外合作伙伴进行合作。
2、中国的散热器企业若想做强做大,要参与到国际化竞争中来。若要改变目前的低水平竞争局面,需要理清发展思路,开拓国际视野。仅满足于中国国内市场还是不够的,在当前市场变得日益不确定之际,获得足够的市场是发展的前提。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在国际化竞争中向先进的企业学习,使企业和产品同步不断升级,进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3、中国的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本身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这里尤其是指一些无法用自动化生产工艺生产而要采用手工完成的产品,或是自动化设备生产成本明显高于手工生产成本的,或是对环保要求相对较高的,如某些异型散热器、抛光散热器、镀鉻散热器、复合散热器、压铸散热器、铸铁散热器等。在这些方面,很多企业就做得很好,他们充分尊重了这种差异化,并取得了很要的效益。
4、一部分国内散热器厂商已初步具备了出口国外市场的实力,并掀起了开发国际市场的热潮。以陇星、佛罗伦萨等为代表的新型散热器厂商在出口上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传统铸铁散热器方面,河北圣春和山西的一些铸铁散热器厂也拿获了不少国外订单;在压铸铝散热器领域,南方一些工厂占取了国外市场不小的份额。甚至一些小厂也有实现了出口。众散热器厂家纷纷看好国外市场,招兵买马,磨拳霍霍尊卑在此方面放手一搏。
5、国外散热器生产巨头瞄准了中国市场并开始进入。早些时候进入中国市场的又大家都熟悉的森德,近些年来进入的又瑞特格、意莎普等。出于竞争的需要,国际上散热器大厂之间不断发生兼并和整合,在国外已形成了一批散热器生产巨头,这些巨头正积极准备(或已经)进入中国市场,欲在中国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而它们进入中国的主要形式是与中国本土的散热器厂商合资建厂,甚至独资运作。为了降低产品的成本,这些巨头势必优先考虑从中国本土采购所需产品,而不会万里迢迢话费巨大的代价从其原有的渠道购买。同时,他们会将中国本土生产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销售回其海外渠道。可以预见,外资巨头的进入一定会对中国的散热器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此情形下,这其中所蕴含的商机自然是一目了然的。